首页| 资讯| 地市| 要闻| 社会| 国土| 艺术| 教育| 旅游| 文化| 美食| 财经| 汽车| 科技| 体育| 健康| 房产| 军事| 图说| 视界
今日重点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个个利益无穷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

佛教小故事:舍下执着才能成佛

修行要了生脱死,出离三界,就要有甚深禅定的功夫;但是我们要真正了生脱死,我们心不

观音菩萨为何会示现成“面然”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犹如奔马。”其中的道理就

宗教人物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10-22

修行要了生脱死,出离三界,就要有甚深禅定的功夫;但是我们要真正了生脱死,我们心不再有妄念,就要降伏心中的烦恼,断除心中的...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9-12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犹如奔马。”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慢、疑和不正见,归...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9-10

历代传法偈,直指人心。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9-06

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佛法“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法门历来被认为是消除业障、积聚福缘、拔除苦难最简便、迅速的法门...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9-03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卢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两位僧人登门说,你家昨生贵...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9-01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佛教从印度传入,并得到很大的发展,当然也出了许许多多佛教大师,比如玄奘,慧远大师等等,慧远大师也被人们...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30

龙树菩萨主张的是“诸法实相论”。在对于事物的认识问题上,龙树菩萨认为一切有为法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不变、单独...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25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22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上不一样。观世音菩萨他那个帽子中间,有一尊立着的化佛像,而大势至菩萨头上...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22

佛陀亲口说,在他众多弟子中,最擅于转化他人心念的,就是善良的阿罗汉槃陀伽——扫地大师。时至今天,据说那些无法记忆和了解佛...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21

龙树菩萨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大约生活在2世纪,出生于南印度,于说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许多人认为他是释迦牟...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20

很多朋友面对佛教里众多的形象分辨不清,今天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帮你做个梳理...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06

农历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大势至菩萨,梵音名号Mahāsthāmaprāpta,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称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8-06

这个痴汉,有甚来由;末法无端,为何出头?嗟兹圣脉,一发危秋;抛却己事,专为人忧!向孤峰顶,直钩钓鲤;入大海底,拔火煮沤.不获...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25

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对面那个人就是我自己,我该如何面对自己呢?忽然发现:每个人都是上天送我的礼物,而我之前却将礼物抛弃。于...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24

在佛教内有着佛教的十八位尊者,他们被我们简称为十八罗汉,且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八罗汉至今在历史文化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22

十八罗汉是指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清乾...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22

为自己所遇到的疑惑纠结不已,这时候其实就需要他人的帮助和解惑了,而在佛教中就非常多这样的例子,佛教的哲学是非常的具有道理...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15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14

阿修罗(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直译为“非天”,意思是“果报...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10

四念处是用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念处,破除常、乐、我、净四颠倒。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的内容...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09

西方三圣是谁:西方三圣,就是我们经常所看到的,佛像里面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叫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09

劫,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单位,佛家认为,天地的一成一败谓“一劫”,这也亦泛指一段很长的时间。那么一劫到底有多长的时间呢?劫...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07

在佛教中有着许多的启蒙故事,又或者是帮助人觉悟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都是自古至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其中佛教弟子阿难的故事也... [更多详细]

发布时间:2016-07-06

 109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豫ICP备09001867号 河南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