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地市| 要闻| 社会| 国土| 艺术| 教育| 旅游| 文化| 美食| 财经| 汽车| 科技| 体育| 健康| 房产| 军事| 图说| 视界

文学评论的“索隐”派与中国的“官本位”

2015-09-21 19:04:33 记录郑州 报道河南 去GooGle找 去BaiDu找 关闭本页

在中国的文学评论中之所以有强大的“索隐”一派,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官本位文化,以及权力运作的神秘化;文化的原因则在于中国的史文化太强大,使得原本属于虚构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被拉入了“历史叙述”之中,成为通俗化了的历史。

“索隐”是对《红楼梦》的一种伤害

近日,经人推荐读了一篇评论《红楼梦》的文章,作者下了极大的气力,考证出了《红楼梦》是在隐写明朝的灭亡史。应当说,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考证,对于“红学”来说,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论点,因为一般情况下,“红学”界统一的看法是,作者曹雪芹为清朝重臣的后人,其先人对于满清一代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功劳,是清朝初期的贵族后裔。曹氏对于满清倘有一点不满的话,也只是因为清初的权力斗争使其家族败亡下来,借此发一点“唠骚”而已。然而,此文却在《红楼梦》中发现了作者是在为明王朝写一部哀歌——这样的考证,确是极其具有“新意”的。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红楼梦》是一部博大与深邃的书,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这也是之所以有“红学”,且“红学”一直引人且兴盛的原因所在。但我不得不说明我对于《红楼梦》的观点,那就是:她就是一部文学著作,一部带有现实主义意味与魔幻色彩的伟大著作。

但在“红学”中,“索隐派”却是其中的一大块天地。在这一块天地里,不断地有人在其中探索出新的东西来,而且都言之凿凿,自成一说。很多“发现”之间差异很大,甚至是相互对立。这正说明《红楼梦》这一部书的宏大与精深。

对于《红楼梦》,仅从文学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悲剧小说,虽然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只是前八十回——对于后四十回,我一向是不去认真对待的,尽管高鄂的续作,至今没有人能超越,但高氏已经使《红楼梦》的结局扭转了方向。仅就前八十回而言,从晴雯、迎春等人物的命运上来看,已开始了她们的悲剧步伐,整个大观园都在走向没落,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曹氏的后四十回或三十回原作,那种悲剧性的震撼力一定是巨大的。而在文学中,最有文学力量的作品往往是悲剧。

现在,我们不妨来想一想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文学巨著——说真的,我觉得他在创作时根本没有想到是在写一部对于后人来说这么重要的著作,不像现在的一些作家,在作品还没有出来之前,便已觉得他所写出来的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了。我想,曹氏的基本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他成长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对于人生的感悟极其深刻,他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他有很多的思考想表达出来,他想对后人说出他的思考与困惑,于是便有了《红楼梦》。事情也许就是这么简单!从整个作品来看,作者是崇尚思想自由的,他觉得当时的思想形态对于人是束缚着的,尤其是对于人的爱情——这也是人的基本感情。但是,他在当时的思想资源下,或者说是当时的文化环境中,他找不到新的思想出口,他内心深处那奔突的火焰无处燃烧,最终只能归于佛学,最终是在激愤之中脱离开那个他时时感到深受束缚的现实社会。而所有的美——大观园里的人物、园林(环境)、情感,那种因为得不到成长、保持和张扬的美,都在现实利益的倾轧之中被破坏、被玷污、被扼杀了。无疑,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对于美的扼杀的系统的深刻揭示,是从《红楼梦》开始的,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伟大所在。

应当说,曹氏在创作《红楼梦》时是没有多少现实功利考虑的,虽然那个时代也有了出版,也能够用作品换钱——可能也是微乎其微,因为那个时代虽然有出版,但没有版权制度,作者的利益是得不到保护的,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收益。即使是当下,中国的版权保护也还是极弱的。所以,我想,他在创作《红楼梦》时便不会想到要把“事”隐藏在作品之中,像现在所有的“索隐派”所想的那样。如果他想写他自己的家史,他完全可以照实写来,写出来束之高阁,等待后人发现、研究就是,比如晚明的张岱,便写有他的家族史;如果他想写一部权力史,也可以根据他掌握的资料写起来,成为一部“野史”。因为中国的写史,是有所谓“野史”这个传统的,而且曹氏也一定读到过不少“野史”的。如果他想写他自己的思想困惑,他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留给后人研究。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人其事,比如明朝的李贽,他的著作在当时便很少印出,大多是后来发现的。所以,曹雪芹就是一位作家,他的才智与情感就是要驱使他写一部文学著作,就是要结合他自己的经历,他的想象力,把他心中的美的破灭写出来,留给后人思考。仅此而已!

其实,“索隐派”式的对待中国的文学作品,并非仅存在于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上,对于其他中国的文学著作也有,比如对于另一部文学巨著《金瓶梅》,也有索证其中的人物是隐射谁谁的考证。只是因为所有的其他著作,都没有像《红楼梦》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宏博,其他的作者也都没有像曹雪芹那样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且与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对于其他著作的索隐也就没有像对待《红楼梦》那样引人注目,那样可以被娱乐化——即民间的对于贵族、权力的窥视与好奇。

在中国的文学评论中之所以有强大的“索隐”一派,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官本位文化,以及权力运作的神秘化;文化的原因则在于中国的史文化太强大,使得原本属于虚构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被拉入了“历史叙述”之中,成为通俗化了的历史。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思想、思考的管制,就是没有思考与表达的自由,使得人们面对一部复杂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被禁、被查之后的文学作品,总是觉得它之所以这样引人注目,是因为作者在其中隐藏了什么,暗示了什么,于是千方百计从中寻找它。如果要研究一部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一部作品的写作、流传、影响的社会学现象,《红楼梦》倒是一部绝佳的著作。当然,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作者的经历,以及他所观察到的人和事在里面,都有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影子。作为文学评论,可以对此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作者思想形成的背景,但决不是处心积虑地从中寻找作品所影射、暗指的事件与人物的庸俗做法。

这种“索隐”式的文学评论,对于欣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有伤害的,它使人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文学力量,忽视了对于作品的美的感受,忽视了作品对于读者情感的浸染的研究,而流落进了探奇寻异的庸俗化境地。文学就是文学,文学需要的是阅读,是感受,是经历作者给我们所创造的世界,是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是以此来饱满自己的情感!


   投稿合作邮箱:Anln@Foxmail.com   详情请访问大河网:http://henan.dahew.com.cn


来源:大江网  责任编辑:阿虎     

河南新闻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河南新闻网:XXX(署名)或河南网:XXX(署名)”,除与河南新闻网或河南南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QQ2956044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新闻
  • 地方
  • 教育
  • 旅游
  • 财经
  • 汽车
  • 环保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豫ICP备09001867号 河南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